

请看以下两个小场景,家长们是否似曾相识?
一个孩子摔倒在地,没有哭而是自己爬了起来,但是当他突然看见妈妈,就重新摆出摔倒的姿势,嚎啕大哭。
一个原本闹翻天的课堂,因为老师的出现而变得格外安静,原本调皮捣蛋的孩子瞬间变成了乖宝宝。
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孩子会出现的“两面派”现象。普通孩子和谱系孩子都会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孩子的“两面派”。
问题1: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两面派”行为呢?
由于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场所,面对的人也不一样,行为习惯自然会变得不同。以学校和家庭为例,孩子在幼儿园中处于群体氛围中,和其他同学相比,他可能不是最讨喜的,比如,长得不可爱,没有才艺,也爱哭等等。
在这些前提下,我们的孩子可能会为了获取老师的欢喜而表现出听话,也可能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攻击他人。在这样一种群体环境中,他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形成了某一种交往习惯, 这种行为可能是被老师认可的、鼓励的,也可能是被老师所排斥的。
但是我们的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所拥有的竞争资本得天独厚,他不需要长相可爱,不需要聪明绝伦,先天的血缘关系就能使他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儿童在家中没有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与控制,因此展现出来的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不加修饰的一面。
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儿童会处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地位,拥有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才会表现出不一致的交往行为。
问题2:如何让孩子保持学校和家里一致?
1、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孩子在家庭中,不搞特殊待遇,也不必“众星捧月”般照顾。家长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沿着自然的方向去走。
2、在教育问题上,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星宝犯了错都必须接受惩罚,让孩子明白,爱并不是没有底线和原则的。长期坚持下去,孩子无理取闹的一些坏习惯就会改变。
3、家长可以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一下学校里孩子的另一面,如果存在两面派行为,就要认真思考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这样也能够帮助家长做出正确的教育方式。
总之,孩子的“两面派”行为完全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结果。如果孩子存在这种行为,我们不能说这是孩子的人格出现了问题,更不能随意地将孩子的此种行为和其道德发展联系在一起,因为儿童毕竟是儿童,有着他们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极大的可塑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关注并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