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开口的小可爱!—语言康复组组长金牌老师袁倩倩的案例分享
[荐]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袁倩倩
- 来源:河北月亮船儿童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8-02 09: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听月亮船语言康复组组长袁倩老师为您讲述真实的儿童开口说话案例!
一周开口的小可爱!—语言康复组组长金牌老师袁倩倩的案例分享
【概要描述】听月亮船语言康复组组长袁倩老师为您讲述真实的儿童开口说话案例!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袁倩倩
- 来源:河北月亮船儿童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8-02 09:00
- 访问量:
儿童情况:
姓名:默默
性别:男
入园年龄:2岁4个月
康复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案例记录:袁倩倩
康复情况:
默默,是一个小小的软糯的小可爱。不会说话,只会用哭闹表达自己的意愿,基本无指令接收能力,随心所欲,很难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规则意识和社交能力很差,除了喜欢吃以外,对其它东西兴趣不大,自己玩耍时父母叫他或和他说话都不予理睬,父母对于孩子的情况很是重视,但是爷爷奶奶却极其溺爱孩子,没有接受过任何干预训练,经人介绍来到了河北月亮船儿童康复中心。
进入中心后,康复老师们对默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感统训练和手部精细训练,让孩子身体的肌肉力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改善口腔的神经肌肉灵活度;孩子通过肢体的动作模仿训练到可以完成口部动作模仿,从一个小小的噘嘴到嘴巴可以主动张开,再到发出一个“U”的单一发音,老师拿着妈妈的照片,让孩子仿说“妈妈”,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终于发出来“妈妈”的双唇叠音!但是当孩子下课后看到妈妈时,却又拒绝发音,老师耐心的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带孩子走入人群与公共场合,家长也要多与老师沟通;第二天,妈妈反应终于等到孩子这一声久违的“妈妈”!
短短一周的时间,孩子从不会说话到可以仿说“要”、“拿”、“给”、“哒哒”、“爸爸”、“柠檬”、“葡萄”、“草莓”等一系列简单发音。
康复体会:
其实在孩子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的源泉,是教育训练的基础。只有家庭、康复中心、社会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及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孩子的康复训练,应该是长期、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用专业来实践对孩子的爱,用爱化解障碍。把孩子当正常孩子来教,只不过是用了一些专业的特殊的方法而已。不因孩子的身心障碍,否定孩子的一切。
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挖掘儿童各方面能力。老师要充分考虑孩子年龄、智力、接受能力、之前接受过的康复训练内容等因素,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进行。
只要康复老师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要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就有美好的明天。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