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出现攻击行为,家长怎么办?
- 分类:家庭干预
- 作者:小月月
- 来源:小小月亮船
- 发布时间:2021-04-28 09: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孤独症儿童打人,很多原因与非孤独症儿童打人的原因类似:比如玩具被抢,被别人打,想要别人手里的东西等等。 当然,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更高,也有他们特有的一些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对交流互动信息的不理解或者误解(比如无法理解别人拍肩膀是友好,不是攻击);对固有游戏模式的坚持,不愿意被打断(固定排列的玩具被同学打乱);对环境刺激的过度敏感(比如对声音过度敏感的孤独症儿童,在同学大叫的时候有可能会通过攻击行为来制止对方)……
孩子出现攻击行为,家长怎么办?
【概要描述】孤独症儿童打人,很多原因与非孤独症儿童打人的原因类似:比如玩具被抢,被别人打,想要别人手里的东西等等。
当然,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更高,也有他们特有的一些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对交流互动信息的不理解或者误解(比如无法理解别人拍肩膀是友好,不是攻击);对固有游戏模式的坚持,不愿意被打断(固定排列的玩具被同学打乱);对环境刺激的过度敏感(比如对声音过度敏感的孤独症儿童,在同学大叫的时候有可能会通过攻击行为来制止对方)……
- 分类:家庭干预
- 作者:小月月
- 来源:小小月亮船
- 发布时间:2021-04-28 09:00
- 访问量:
攻击性行为在孤独症和非孤独症孩子中都有可能出现,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孩子打人或者被打的情况。
行为的出现,并不是凭空的,孤独症儿童打人,很多原因与非孤独症儿童打人的原因类似:比如玩具被抢,被别人打,想要别人手里的东西等等。
当然,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更高,也有他们特有的一些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对交流互动信息的不理解或者误解(比如无法理解别人拍肩膀是友好,不是攻击);对固有游戏模式的坚持,不愿意被打断(固定排列的玩具被同学打乱);对环境刺激的过度敏感(比如对声音过度敏感的孤独症儿童,在同学大叫的时候有可能会通过攻击行为来制止对方)……
那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及时制止
当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后,我们要先使用温和、平静及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令别人受伤。如果不能够令孩子停止,必要时可以用身体控制的方式,制止孩子伤害别人。
在处理孩子攻击行为时,我们的态度很重要,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立场一定要坚定。当注意到孩子的行为有好转表现时,可给予简明表扬、关注和物质奖励。
2.冷处理
当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后,我们不能使用暴力手段来制止,但可以使用“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例如,让孩子独自坐在屋子角落,我们不理他,但仍然不要离开我们的视线,时间也不可过长,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
首次可以冷处理5分钟时间,如果孩子中途站起来,或者大喊大叫,可以将时间延长5分钟。如果延长到了30分钟时,也就表示这个方法对孩子不太有效果,我们就需要再考虑别的处理方法。
3.调整环境
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我们可以从环境的角度入手,例如孩子喜欢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扔向别人,我们就需要把孩子身边的容易被抛掷的东西收好,不要让孩子接触对人有危害的物品。另外,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
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玩的时间和足够的玩具,不要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等。
4.教导替代行为
另外,我们也可以教孩子使用替代行为,从而消除孩子的攻击行为。通过给予孩子一项更合适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例如,小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会无故的推小朋友,小朋友们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积木,他会跑过去一把推倒。经过分析后,老师发现小路这么做是为了引起小伙伴的注意力,原来小路很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可是他却不懂正确引起同伴关注的方式。这时,我们就可以教导小路恰当的替代行为,当小路想和大家一起玩耍时,需要上去牵小伙伴的手,替代原来推、破坏的行为了。
5.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有攻击行为,往往说明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特别是遭遇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不能克制,因此,相对应的训练也很重要。比如,孩子意识到自己处于应激状态时,用深呼吸、数123等方式让自己从应激状态中平静下来,或者马上离开激起怒火的环境等。如果孩子年龄很小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情绪的能力,建议家长在孩子出手之前给予语言指引,或者带离那个场所,避免孩子一再使用攻击。
在实际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某一行为,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分析和使用对策的过程中,也需要灵活调整战略,不要太“刻板”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