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们介绍过孩子出现“答非所问”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分享解决孩子“答非所问”的办法,下面跟着小月月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回答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孩子在倾听别人的提问或讲话时,他首先需要停止他正在做的某件事情,如喜欢的游戏,而去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听完后还要用脑子想,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加以理解。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在自己的记忆中搜寻关于问题的印象和知识,然后把有用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问题的答案。最后,他要组织语言,这样才能做出回答。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活动过程!
那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准确地回答问题,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呢?
01、改变提问方式
想改变孩子“答非所问”的常态,我们应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有时候,家长提问的方式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孩子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
1、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来加强提问时需要强调的词语
2、在长句的适当位置进行停顿,以便孩子更容易理解
3、重复一些重要的词语
4、用一些事例帮助孩子理解句子
5、孩子说不出太长的句子,可以教孩子简短的回答方法
02、用陈述句代替疑问句
很多自闭症孩子语言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他们对问句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所以,我们在和他对话时,可以尽量将“为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转化成陈述句,或者有提示的句子。例如,用“今天的天气是……”代替“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03、围绕主题展开对话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对话,培养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例如,根据情景确定一个对话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多个问题,引导孩子去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还可以设计让他们连续回答多个问题,逐步培养孩子的记忆、概括、排序等思维能力,改善他们“答非所问”的现象。我们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能力,问题的内容最好是孩子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谈话,谈话前,家长可以先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回忆,然后跟孩子交谈。谈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谈得不全面或不对的地方,家长可以补充、纠正。教孩子准确地回答问题和围绕主题进行谈话,需要家长耐心、细致地去启发、指导,需要通过长时间日常的交谈才能逐渐做到。
04、提升认知能力
当孩子听懂了别人的问题,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回答时,其实不止家长困扰,孩子自己也会感到焦虑。所以,家长应该抓住日常生活中各种机会,陆续教给孩子新的词汇。逛超市时,坐公交车时、出门做客时、游乐场玩耍时…都是教学的好场所。能力弱的孩子,可以看图、认卡片,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听故事、讲故事,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5、了解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对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有较清晰的认知,当我们预料到孩子或许不能明白我们说话的意思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更详细的讲述问题的重点。家长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问题的重点,检查孩子倾听的情况。家长提出了问题,一定要求孩子回答,使孩子知道别人问话不能不理睬。如果遇到孩子情绪不好,不愿回答时,家长可以启发他回忆有关问题的有趣事情引导他回答。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句子不完整时,家长可以帮助他再说一遍,然后让孩子重复。如果孩子回答的很好时,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予鼓励,奖励孩子糖果、贴纸或拥抱等。
06、适当教导孩子更高阶能力
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对“幽默”或“讽刺”的话,其实是不理解的,所以很容易造成孩子在和别人对话时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因此对于那些能力比较高的自闭症孩子,家长可以尝试着教导他们理解一些语言更深层次的意思,从而避免孩子听不懂问题胡乱作答的现象。
小结:希望这两天的分享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如果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哦,小月月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