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查看手机网站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资讯中心
课程服务
父母课堂
PREV
NEXT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
2年幼儿园融合经历,我总结了5点行为问题干预心得
这是描述信息

2年幼儿园融合经历,我总结了5点行为问题干预心得

  • 分类:科普指南
  • 作者:
  • 来源:北医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2020-12-31 21:4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质疑诊断是人之常情;接受孩子的问题是勇气;而在质疑之余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智慧。今天的故事讲述者,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2年幼儿园融合经历,我总结了5点行为问题干预心得

【概要描述】质疑诊断是人之常情;接受孩子的问题是勇气;而在质疑之余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智慧。今天的故事讲述者,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 分类:科普指南
  • 作者:
  • 来源:北医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2020-12-31 21:48
  • 访问量:
详情

为人父母后,我们每年都会许愿:“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直到有一天,因为怀疑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却被医生告知“你的孩子疑似孤独症、心智低于正常孩子,需要尽快干预,否则影响入学。”晴天霹雳,不过如此。

质疑诊断是人之常情;接受孩子的问题是勇气;而在质疑之余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智慧。

今天的故事讲述者,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口述|杉杉妈妈(化名)

 

 

一、尽管我质疑诊断,但仍选择干预。

杉杉现在5岁半,半天在幼儿园上课,半天在机构接受干预。

三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多麻烦:规则感很差、不听指令、用不恰当的方式(抱人、捏别人脸)引起同学的注意等。后来,我们换了新的幼儿园,班里专门安排了一个老师来引导孩子2-3个月,慢慢地以上情况有所改善,我们以为他在慢慢变好。

很偶然的机会,今年4月份,孩子有一些抽动的现象,说话的时候会哼哼,像我们犯咽炎那样。

费了很大的周章,我们挂了上了一个抽动和孤独症的专家号,可是进入诊室以后,医生问了孩子几个问题,并做了一系列测试,然后跟我说:“你这个孩子,目前还不能界定为孤独症,但是需要尽快做干预,要不然明年上小学都成问题。并且,测试结果显示,他的心智比正常的孩子低半岁左右。”

当时我是很不认同医生的说法的,我觉得问诊的这些内容都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界定我这个孩子怎么样,更不能算是一个标准。

尽管我不会因为这样一个诊断就去判定我的孩子是什么,但既然医生给了这方面的建议,作为家长,我不能因为我的执着而让他背负风险,更不愿意等孩子进入小学后真的去承受融合困难这一结果,于是我便陆续开始了解干预相关的知识。

 

二、不要过分纠结新问题的出现,要见招拆招。

在机构陪孩子做干预的期间,我会时不时跟家长们聊天,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都过分敏感了。但实际上,脱离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谈干预,都是“耍流氓”。

例如,杉杉最近出现了吃手的习惯,有些家长就会将其当作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行为,可在我看来,我首先会考虑是不是他的内心安全感不够了?基于这些考虑,我会先引导他正确认识这一行为,然后再加上一些正向的引导,让他慢慢戒掉吃手的习惯。

如果问题并不那么严重,我会先故意忽略它,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我们反复揪着某个问题不放过,反而会加强孩子的行为。

杉杉的语言还不错,最近特别喜欢说绕口令,还会自己学着编一些生活化的句子,比如“我和小诺是好朋友,我是小诺的小精灵,我会给他送礼物……”我们头几次听很新鲜,但是听多了自然觉得有些烦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强制他制止:“杉杉,你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我都听烦了,你不要再说了。”类似这样的话都是无意义的,他只知道你听烦了,但仍旧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反,我会引导他:“杉杉,我觉得你说的这个很有意思,但是我们同样的绕口令一天只说三次就够了,你就可以换一个新的绕口令了,这样你的绕口令就会越来越多了。”听我这样说,他也觉得那是个好法子、会很好玩,每说够三次就会说“我该说一个新的了”。

所以说,不要太过敏感于“他怎么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与其过分纠结,不如见招拆招,想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

 

三、做好孩子的“外交官”

这一点是我在杉杉进入幼儿园后领悟到的。

“外交官“当然不是指官场上的外交官,而是说:我们要做好他跟幼儿园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尤其是在转校之前,我们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很高、精力也不太够,没有时间顾他,隔三差五就跟我说“杉杉今天又把教室里的手工撕掉了”、”他今天上户外课又乱跑,叫不回来“、”他今天又乱抱同学了“等等。

刚开始我会直接将这些传达给孩子:“做户外活动的时候你不要乱跑、在教室不要随便抱同学“,但是在他三岁的时候他还不能理解这些指令,即便明白了也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因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够。所以即便我每天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他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劝说无果,我便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要想改变孩子的问题,不论是自己干预,还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一定要掌握适合他的方法和节奏。

我们需要先自行消化老师的负面反馈,然后再一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方法,而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别人的负面反馈直接倾倒给孩子,那样仅仅是徒增压力和负罪感而已。

 

四、做小朋友社交的“引导者”

其实刚开始我是很不能理解杉杉的,因为我小时候很容易和陌生的孩子打成一片,但杉杉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好像永远都有一个无形的屏障,他永远不关心别的孩子在玩什么,并且自己也能玩的很好。

因此,我们并不能像那些“孩子王”的家长一样,把他扔到孩子堆里就不用管了,我们一定要花很多心思去引导他看看别的孩子在干嘛,并且帮助他参与进游戏里:“你看,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吧!”如果孩子中途又走开自己玩了,我们要再想办法把他带入群体的游戏中。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孩子们都不用上学,我们会每天下了班都会带他去楼下参与小朋友的玩耍,因此很幸运地认识了一个小男孩。

杉杉比较关注自己,这就导致了别的小朋友找他玩可能会得不到回应,但是这个小男孩很喜欢杉杉,非常喜欢黏着杉杉,即便杉杉初期一直在回避他。慢慢地,这个孩子成了杉杉社交屏障的突破口,他让杉杉体会到了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有了更多的社交行为。

 

五、很重要的一点:不贴标签,是原则。

我当然也有特别累、特别崩溃的时候,有时候脑子里会突然蹦出“这种孤独症疑似的孩子是不是都这样”之类的想法,但我很快会制止自己这样的想法——只有我把他当成正常的孩子对待之后,我才会想用一些正常的方法去引导他

例如,我们最近很想提高杉杉的规则感和听指令能力,但这两个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螺旋式进步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个能力倒退的时期。

当老师跟你说最近他在幼儿园有什么事做得不好时,我们不必着急责怪孩子或是检讨自己,应该整体来看孩子是不是进步的,这样的话,自己和孩子都会更有信心。

如果连我自己都把他固化在这样一个标签之下,或者我们过分钻牛角尖的话,就永远都无法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了。

 

 

文章摘自北医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如需删除,请联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父母课堂

河北月亮船儿童康复中心是由英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兴冀健康产业研究院合作筹建,以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的评估、康复、培训为经营范围的孤独症康复专业机构。

联系方式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友谊北大街230号英华大厦8楼

留言板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